- · 金融理论探索版面费是多[06/30]
- · 《金融理论探索》投稿方[06/30]
- · 《金融理论探索》期刊栏[06/30]
四川如何培育“绿色金融”单打冠军?①丨积极
作者:网站采编关键词:
摘要:四川在线记者田娇、彭玉衡 今年,碳达峰和碳中和被列入推进重点任务,金融市场迎风而动——“碳“中性绿色债券”陆续发行,“碳中和”和谐指数推出,碳中和债券相关配套政策出
四川在线记者田娇、彭玉衡
今年,碳达峰和碳中和被列入推进重点任务,金融市场迎风而动——“碳“中性绿色债券”陆续发行,“碳中和”和谐指数推出,碳中和债券相关配套政策出台,碳排放权交易管理措施落地,全国碳排放交易市场即将上线,而碳中和概念股频频掀起涨停潮……
绿色金融迎来政策“窗口期”。绿色资源大省四川有什么优势?如何抓住机遇培育“绿色金融”单打冠军?

4月7日,四川联合环境交易所碳交易平台上,一家粮油公司用散装贸易 缔结了国家认证的自愿减排(CCER)。该项目为水电减排项目,交易量1万吨,交易价格11.3万元。
此类交易每三周在碳交易平台上演一次。自2016年12月开市以来,四川中央交易所共成交CCER 1680.4万吨,成交额超过2亿元,可比排名全国第四。
目前,我国的碳交易市场分为两类基础产品:配额和CCER。配额是碳交易机构在一定时期内分配给重点排放单位的碳排放信用额度。 CCER是通过实施温室气体减排项目获得的减排证书。例如,某排放控制企业经批准获得一定数量的碳配额,但实际年排放量超过配额,则必须向其他有超额配额的企业购买配额,或向实施“碳抵消”的企业购买配额。活动。抵消自身碳排放的 CCER。

“配额是强制性要求,CCER是自愿减排证书。”四川联合环境交易所董事长何金峰向记者介绍,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适当降低公司履约成本,同时也为减排项目带来一定的收益。
2021年1月1日,全国碳市场首个履约周期正式启动。作为全国第一个非试点地区、全国第八个开展碳交易的省份,四川做出了很多探索。
在交易产品方面,四川采取了不同的做法,重点发展自愿减排交易市场。何金峰介绍,四川碳市场CCER交易量从2017年全国第6位到2019年全国第3位,交易项目涉及四川、重庆、湖南、浙江等20个省市,类型涵盖风电、水电、光伏发电等领域。
在系统建设方面,四川自主研发了企业温室气体排放云计算报告平台,是国内首个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开放式自查平台;承担了全省企业温室气体排放报告制度的建设和维护,是全国第一个满足24个重点排放行业提交温室气体排放报告要求的制度。
西南财经大学中国金融研究中心副主任王鹏表示,四川中央交易所已经开展了很好的探索性工作,取得了较为明显的成效。未来可进一步争取政策支持,同时开展相关理论研究,进行一些领先探索。
除碳市场建设外,2019年四川正式启动能源权交易市场,目前已完成能源权交易3000吨,交易金额127.6万元。业内人士表示,四川在“碳排放权-能源权”二元市场的配额优化和联动机制方面做了大量研究探索。这些探索成果将为两类环境权市场的深入推进提供借鉴经验。
文章来源:《金融理论探索》 网址: http://www.jrllts.cn/zonghexinwen/2021/0708/37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