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金融理论探索版面费是多[06/30]
- · 《金融理论探索》投稿方[06/30]
- · 《金融理论探索》期刊栏[06/30]
广东金融大讲堂:量化金融投资理论与实践
作者:网站采编关键词:
摘要:随着程序化智能投资成为金融科技领域的重点应用场景,量化投资也成为国内多层次资本市场的重要力量。什么是量化投资?对于普通投资者来说,如何掌握具有使用价值的量化金融理
随着程序化智能投资成为金融科技领域的重点应用场景,量化投资也成为国内多层次资本市场的重要力量。什么是量化投资?对于普通投资者来说,如何掌握具有使用价值的量化金融理论?在本期节目中,广东嘉裕投资有限公司分析师张瑞康将与大家分享量化金融投资的理论与实践。
量化投资的本质
张说,量化投资是金融工程的一部分,金融工程可以概括为利用数学和计算机工具来执行规律过去的金融市场。模型挖掘和总结的过程以及在投资中的应用。其中一条主线是宏观量化,对普通投资者更有帮助。宏观量化是指从整体经济运行的宏观角度去探索和总结宏观经济和潜在价格波动的整体规律,然后运用规律来改变,重点是资产价值向价格的传导。
先生张从宏观量化发展史的角度介绍,因为量化投资理论的发展伴随着经济理论的创新升级、数据统计的创新升级、投资工具的创新升级。从经济规律来看,它是一个螺旋发展的过程。事实上,这是投资界传授的证伪哲学,即经济理论的创新和发展是一个用现实数据检验理论,并在出现异常情况时加以补充和纠正的过程。以马科维茨的有效前沿为例。它起源于现代投资组合理论,是马科维茨均值方差模型的发展。马科维茨的有效前沿模型将发行的标的物限制为股票和债券。它解决了每个人都想投资什么的问题,但也留下了两个问题。一是具体的投资比例是根据投资者效用函数的形式来确定的,普通投资者很难用,因为普通投资人很难判断如何量化自己的效用,所以用这个模型只停留在理论层面。二是投资组合中的共性风险问题,或者说仅限于宏观经济系统的系统性风险问题。它将系统性风险定义为无法分散的风险。
发展过程中量化投资衍生的投资策略和特点
张说,随着宏观经济学的发展,人们对经济发展的认识不断加深,大家可以意识到宏观经济的发展可以分为扩张期和收缩期两个阶段。在经济扩张阶段,股票可能具有优势,而在经济收缩阶段,防御性债券可能具有优势。基于这个思路,为了让投资者在宏观经济处于扩张或收缩阶段时获得相对稳定的回报,他们创造了股债46模型,即以4的固定比例投资股票和债券: 6.投资更简单方便,其次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分散宏观经济风险。无论宏观经济好坏,股债46模型都能获得平均利润。
先生张说,简单地将经济转型一分为二是股债46模型的局限性。随着经济周期理论的发展,经济周期实际上有四个阶段,衰退、复苏、过热和滞胀。以著名的投资指导思想——美林投资钟为例。它将宏观经济的不同阶段与投资资产联系起来,可以帮助投资者识别经济周期的重要转折点。美林证券首先通过 GDP 衡量经济增长。 CPI用于衡量通货膨胀,经济分为四个阶段。衰退期是低GDP和低CPI并存;复苏期是高GDP和低CPI并存;过热期是高GDP和高CPI并存;滞胀时期,低GDP和高CPI并存。在不同的阶段,由于经济发展的特点不同,应投资的标的物也不同。美林证券也有其局限性。政府通常根据经济发展的实际情况对宏观经济进行干预,这很容易导致投资者对宏观经济的预测出现扭曲,从而产生新的风险。
投资者如何应对宏观经济发展预测失真带来的风险?
先生张说,投资者可以利用风险平价的思路。风险平价是指不预测宏观经济形势的未来发展,而是人为地将未来宏观经济发展的可能性设定为相等的权重,即目标包中每个目标的风险贡献是相同的,就像一个桶,能装多少水就看它的缺点了。每个标的物对组合的风险贡献应该相同。如果模块的短板太短,整个桶会很危险。
代表性的模型是侨水全天候,就是在每个经济环境应该配置哪些资产的情况下,赋予每个经济环境和其他可能的权重。侨水全天候策略的目的是为投资者提供一套确保旱涝保收的投资方式,但投资策略不是分散个别资产的风险,而是分散宏观变化的风险。环境。在张先生看来,全天候策略是一种被动的投资策略。它不需要预测未来的经济状况,适合长期投资组合。但是,简单地假设经济形势与四个概率相同,这个条件过于简单和严格,可能会导致投资回报率较低。
量化投资未来发展对普通投资者的影响
张说,基于投资者对宏观环境预测的预期,分析师也在努力探索更有效、更稳定 以往总结出来的宏观量化体系还存在三个问题。
首先是模型的整体封闭度比较高。外人很难看到模型内部的运行逻辑,甚至很难达到内外交互的效果。由于缺乏透明度,外部分析师对模型的结果也很不方便解释。
文章来源:《金融理论探索》 网址: http://www.jrllts.cn/zonghexinwen/2021/0820/452.html